吉林是金色的糧倉,世界黃金玉米帶、黃金水稻帶和肥沃的黑土地,造就了吉林現代農業排頭兵的底氣。
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上,吉林省重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圍繞“調整、融合、綠色、創新”四大關鍵詞,做大做強農業全產業鏈條。
每年都有數百億斤的“吉糧”源源不斷銷往祖國大江南北,“中國粳稻貢米之鄉”物產名片的知名度不斷提升,萬昌大米、鮮食玉米、老爺嶺雜糧等“吉字號”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。
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方面,重點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,用現代科技服務農業,突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高標準糧田建設。“我們農場水稻種植面積共有285公頃,其中高標準農田255公頃,現在我們在‘耕、種、管、收’各個環節都實現了全程機械化。”吉林市張全家庭農場總經理張楠楠說,“農場采用生態種植、綠色生產,以有機肥料為主。”農業現代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,更提高了糧食質量。
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,發展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、重要途徑、重要引擎。2018年,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《大力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十七條政策措施》,進一步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,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,助力鄉村振興戰略。
“我們村以前都是土路,現在做了特色旅游,修了柏油路,建了圍墻,‘六清’整治還種了花,在外地打工的老百姓回到村里都說‘現在村里這么好,我們都不想出去了’。”吉林市曉光村黨支部書記李昌洙說起村里的改變,不禁喜笑顏開。曉光村傳承民族文化,發展民宿產業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作者:李思玥 來源:人民網-吉林頻道